创新成果
发表论文:“四流”解“三难” —— 中国邮政“社企对接”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农村动态反映》2022年第9期

  张茜  李娜  张斌

  从村集体组织改革推进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从单一分散的生产服务到多元立体的生态需求,农村市场正经历着根本性变化。但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进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时期,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面临的融资难、物流难、销售难等“三难”问题依然突出。以物流为基础的中国邮政集团,以农村市场为主阵地,通过整合寄递、金融、电商等方面的服务和资源,沿着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产业延伸,构建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服务乡村振兴生态版图,不断吸引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收购/加工企业、批发零售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加盟合作,形成了农业产业链上多方主体“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探索出了市场主体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为破解农村各位市场主体发展面临的“三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国邮政集团具有天然的协同基因和资源优势,具备“四流解三难”,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生态版图的全部要素。针对“融资难”问题,中国邮政筑牢农村金融服务的“主阵地”,通过构建邮政特色农村信用体系,可进一步降低农村贷款门槛;通过活用“数据流”,开展农机具、动产质押等创新业务,可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资产流动性差、不易变现的问题,促进“资金流”的流通。针对“物流难”问题,中国邮政充分发挥寄递物流“国家队”优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和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可降低农产品上行过程中的物流损耗。针对“销售难”问题,中国邮政通过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并打造“邮政农品”品牌解决分散经营模式带来的问题,并积极参与“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程工程,充分活用线上邮乐平台以及线下“网点+站点”模式,撬动商流,助力农产品的全渠道销售。

  一、邮政“四流”破解农业生产者的“三难”问题

  聚焦于服务农户/合作社的生产场景,中国邮政通过内部协同与外部合作,用“四流”解决农业生产者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三难”问题。在产前,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在这一土地流转场景中,形成了土地确权数据,邮储银行基于土地确权数据,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解决“融资难”问题。在产中,中国邮政积极与外部主体合作,例如中国中化,打造农业产业链“一站式”“全场景”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将生产所用的农资由中化统一发货至邮政仓储,再由邮政“网点+站点”统一配送至农户,便利农户的同时也为农户种植过程中提供农技指导、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服务。在产后,中国邮政一方面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户/合作社可将农产品集中至邮政田头仓,破解“物流难”,使农产品运得出去;另一方面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以农村电商破解“销售难”问题,打造“邮政农品”品牌,推进100个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使农产品销得出去,并基于销售沉淀流水数据为农户/合作社提供流水贷。

  此外,邮储银行不仅可基于内部服务沉淀数据提供信贷产品,还可通过外部获取数据提供相应服务。例如,邮银协同共建信用村,完成220多万农民合作社的全面走访对接,评定信用村突破17万个,为信用村信用户提供信用户贷款,并基于资产信息提供的农担贷、基于应收账款提供的应收账款质押贷、基于种养殖数据提供的动产质押、活体抵押贷、以及基于经营信息提供的农机贷款等,这些创新的金融信贷产品,正是基于不断丰富的数据信息解决不同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

  二、邮政“四流”破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三难”问题

  聚焦于服务收购/加工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场景,中国邮政通过活用金融、寄递、电商多板块资源,用“四流”解决农产品收购、加工仓储、包装设计、推广销售、物流配送各环节的“三难”问题。首先,在农产品收购场景中,基于收购/加工企业的经营数据,中国邮政可提供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服务;当收购/加工企业需仓储服务时,中国邮政为其提供仓储的同时还可基于仓单信息提供仓单质押贷。其次,在包装设计与推广销售环节,邮政农品不仅可为其提供包装设计服务,减少物流损耗解决“物流难”、进行品牌推广解决“销售难”,还可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销售渠道,并基于沉淀的交易流水信息提供流水贷,解决“融资难”。最后,中国邮政寄递可提供覆盖全流程的物流配送服务,并基于企业沉淀的物流数据,邮储银行为其提供小企业邮速贷款。

  此外,邮储银行还可基于收购/加工企业的经营信息为企业提供对公贷款、票据和信用证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三、邮政“四流”破解农产品销售商的“三难”问题

  聚焦于服务批发零售商的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国邮政通过场景赋能和数据驱动,用“四流”解决仓储、销售、寄递各环节中的“三难”问题。当收购/加工企业的农品加工后流通至批发零售商时,首先中国邮政的销地仓可提供仓储服务,并基于仓单信息为其提供仓单质押贷。而后,中国邮政不仅可通过网点社区团购、邮乐购站点、兄弟局间采购或企业内部福利市场等渠道助力农品线下销售,还可借助邮乐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解决“销售难”。此外,销售环节中涉及的配送环节,都由邮政寄递提供物流服务,解决“物流难”。最后,在为批发零售商提供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中,邮储银行可基于交易流水提供流水贷,基于物流数据提供小企业邮速贷、基于保单信息提供保单质押贷、基于税务发票信息提供税务贷、发票贷等创新信贷产品,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农村市场服务主体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和建议

  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下,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支持下,中国邮政以农村普惠金融、农村电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协同服务为重点,形成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数据驱动服务于农业产业链各主体发展的生态布局,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融资难、物流难、销售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市场主体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是倡导协作共赢,打造开放融合共发展的有机生态。社企对接是健全现代农业生产组织体系的重要抓手,通过连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并积极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在助力农村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有机生态。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方面,通过把技术研发基地、试验示范园区建在家庭农村和合作社,应用先进适用新技术和现代农业新装备,有助于形成给农户提供包括统一供应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统一开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的一整套生产方案。在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方面,一方面通过社企对接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小农户、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的能力,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小农户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合作,鼓励同行业、同领域、同链条的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行业联盟,有助于形成农资采购、服务需求、产品供给等规模优势,增加市场议价主导权,帮助农民合作社壮大实力。

  二是发展普惠金融,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国家庭农场超过38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23万家,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这些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已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主体,也是服务乡村振兴版图上重要一环。进一步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一方面要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丰富“线上+线下”产品体系,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普惠授信模式,降低信贷门槛;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单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提高价值数据的流通、使用效率,构建农村主体的信贷服务平台,将金融服务嵌入各类农业农村场景,促进收单结算、信用卡、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多元普惠业务共同发展。

  三是完善物流网络,拓展农产品流通数字化服务渠道。首先,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向脱贫地区及中西部农村地区延伸,推动快递由下乡延伸为进村,打通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其次,“农产品运输保量更要保质”,应积极优化产地仓、销地仓布局,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运营模式,大力推进仓储保鲜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例如建设田头仓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并增加冷链运输车辆,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将农产品在仓储物流环节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依托大企业电商平台,共同塑强农产品品牌,解决品牌不亮、知名度不高的问题,畅通产品销售渠道。最后,应进一步健全末端共同配送体系,构建内联外通、城乡畅通、安全高效的商业物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