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省际邮件处理中心柔性能力提升建设方案”“中国邮政省际邮件处理中心安检流程优化及设备配置”等两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邮政寄递网省级核心节点信息中心建设优化方案”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技部唯一认定授权并登记备案的物流行业的省部级科技奖励,得到了物流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成为我国物流与采购及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内的标志性奖项。为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的高质量,全方位展现项目的规模、特点、技术水平和重要性,科研管理部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审核,并指导项目组进行了反复的字斟句酌和修改完善。
此次获奖项目均为我院设计中心承担的项目。“省际邮件处理中心柔性能力提升建设方案”项目涵盖了太原、沈阳、青岛、厦门、长沙、武汉、广州、石家庄等32个邮件处理中心的工艺改造工程项目。该批项目根据处理中心业务发展、规划定位以及装备发展情况,优先选择了经济适用、扩展性强的柔性设备作为核心省际邮件处理中心节点能力的补充;首次设计使用了“自动摆臂设备”、“自动分流”、“简易小件分拣机”等设备;实现了当年委托、当年设计、当年投产,为中国邮政陆运网能力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邮政省际邮件处理中心安检流程优化及设备配置”项目结合邮政行业内的安检现状及需求、对邮件过机安检处理流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比较了主流安检设备,提出“省际邮件处理中心为主、地市处理中心为辅的‘100%’过机安检”模式。该项目首创性提出“分拣安检”模式,使安检与分拣高速同步进行,有效地实现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及减少邮件的目的,解决了常规安检设备无法实现自动采集寄递详情单图像、单号信息的问题,且具有能够关联存储、查询安全检查扫描图像、安全检查时间等功能。“分拣安检”模式是中国邮政对智能化安检模式的一种探索,能够满足国家相关部门对于邮政快递行业寄递渠道的安全要求,对行业内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中国邮政寄递网省级核心节点信息中心建设优化方案”项目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设计理念,结合中国邮政省信息中心实际建设需求,大胆创新,应用了CFD模拟仿真技术和冷通道封闭技术,并创新性地引入精确分档基准,提出适合省中心机房建设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省中心机房实施后,机房占地面积减少约30%,整体节能每年在20%以上,显著地节约了投资,降低了运维成本。